拋丸是一種機械方面的表面處理工藝的名稱,類似的工藝還有噴砂和噴丸。拋丸的原理是用電動機帶動葉輪體旋轉(直接帶動或用V型 " />
shot blast
拋丸(pāo wán) 英文名:
拋丸是一種機械方面的表面處理工藝的名稱,類似的工藝還有噴砂和噴丸。拋丸的原理是用電動機帶動葉輪體旋轉(直接帶動或用V型皮帶傳動),靠離心力的作用,將直徑約在0.2~3.0的彈丸(有鑄鋼丸、鋼絲切丸、不銹鋼丸等 不同類型)拋向工件的表面,使工件的表面達到一定的粗造度,使工件變得美觀,或者改變工件的焊接拉應力為壓應力,提高工件的使用壽命。通過提高工件表面的 粗糙度,也提高了工件后續噴漆的漆膜附著力。拋丸這種工藝幾乎用于機械的大多數領域,如修造船、汽車零部件、飛機部件、槍炮坦克表面、橋梁、鋼結構、玻 璃、鋼板型材、管道內外壁防腐甚至道路表面等等行業。
原理
拋丸的原理
拋丸是靠葉輪高速旋轉,將在葉輪中心的磨料,經過調流塊(Regulator)及葉輪推動器(Impeller)預加速,送入葉片區再將磨料高速拋出,速 度可超過100m/s,由于拋丸覆蓋范圍較大,所以不需利用氣壓,能源效益遠高于噴槍。葉輪是拋丸機的心臟,由電動馬達直接或間接驅動,每家葉輪生產商均 有獨特的設計,主要分為單碟和雙碟葉輪。
每片葉輪可裝上4至8塊葉片。單碟葉輪較輕及設計成弧形葉片;雙碟式葉輪較重,但較易裝卸葉片及準確控制拋出磨料。葉片的形狀有直身或弧形設計,直身葉片 設計簡單,可獨立裝卸,雖然這種葉片設計可清理的范圍(見下文)較小和拋出速度較低,但由于成本低,因此較為普遍;⌒稳~片較難裝卸和成本較高,但可清理 的范圍較大及拋出速度較高。
另外,葉輪在拋丸室的擺放位置亦很重要,如覆蓋范圍、與工件距離、工件移動范圍、受磨料二次反彈或其它葉輪的相互覆蓋范圍、保養更換的方便性等。經驗顯示 傾斜的葉輪對工件覆蓋較好,而數個小功率葉輪較一個大功率葉輪在運作時會較靈活和效果更佳。拋丸工藝損耗性很高,其中包括葉輪和內襯鋼板等會較易磨損,因 此它們的壽命對生產工序很重要。高鉻鑄鋼葉輪如使用48HRC硬度的鋼砂,壽命約為800小時,鋼丸則為1500小時。加硬了的葉輪壽命可達4000小時